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上海  中国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名词解释大全(二)

   日期:2024-11-11     作者:xinet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zhiwen.bhha.com.cn/news/609.html
核心提示: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名词解释大全(一)周予同(1898—1981)经学史家。原名毓懋,学名豫桐、蘧,字予同,浙江瑞安人。曾参加五

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名词解释大全(二)

 
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名词解释大全(一)

周予同(1898—1981)经学史家。原名毓懋,学名豫桐、蘧,字予同,浙江瑞安人。曾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教育杂志社编辑主任。1932年后任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并在上海任开明书店编辑兼襄理。建国后,先后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等职。早年研究教育学,后专治经学史。其论著考订周密,史料翔实,并突破传统的学派偏见,将经学研究纳入史学领域。著有《经今古文学》、《群经概论》、《经学历史》注释本等,多收入《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

郑天挺(1899—1981)史学家、教育家。字毅生,福建长乐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参加五四运动。历任北京大学讲师、教授、秘书长、文科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一二·九运动中,以北大负责人身份,要求无条件地保释被捕师生出狱。抗日战争时,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总务长。抗战胜利后,仍执教于北京大学。建国后,先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明清史研究室主任、副校长,并当选为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平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尤擅长明清史。著有《清史探微》、《探微集》、《清史简述》等,并主编《明清史资料》、《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宋景诗起义史料》,以及主持标点、校勘《明史》等。

尚钺(1902—1982)史学家。原名仲吾、忠武,字健庵,河南罗山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在校曾追随鲁迅从事革命文学活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豫南特委宣传鼓动部部长等职。并先后在吉林毓文中学、云南大学、解放区山东大学和华北大学任教师、教授。1950年起,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历史系主任。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对于古史分期问题,主张魏晋封建说。主编有《中国历史纲要》、《明清时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研究》等。

谢国桢(1901—1982)史学家、版本目录学家。河南安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曾任北京图书馆编纂部代理主任,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教授。1949年入华北大学政治研究所学习。建国后,历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明清史的研究和古籍、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著有《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清开国史粹考》、《南明史略》、《晚明史籍考》、《明清笔记谈丛》等。

韩儒林(1903—1983)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1930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赴比利时、法国、德国留学。从伯希和等攻习语言文字及历史。193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华西大学、中央大学执教。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致力于蒙元史、西藏史和西夏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成吉思汗传》、《穹庐集》、《韩儒林文集》等,主编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分册》、《元朝史》等。

尹达(1906—1983)考古学家、史学家。原名刘燿,字照林,又名虚谷,河南滑县人。河南大学国学系毕业。抗日战争前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多次参加安阳殷墟发掘,并撰文指出安特生对仰韶文化论断中的错误。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研究员,参与编写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1948年任华北大学教务处处长,1953年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后又任考古研究所所长、《历史研究》主编,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等。

商鸿逵(1907—1983)史学家。号子上,河北清苑人。1924年北京中法大学文科毕业,再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师从刘半农、孟森等。曾先后执教于中法大学文学系、文史系,中国大学和北京大学历史系。主要讲授《清代学术史》、《明清政治制度史》、《明清史专题指导》、《清史》、《清史专题》等十余门课程,在明清史的研究领域颇具建树,尤为突出的是对明清制度史和经济史的研究,如《清会要·纪元篇》等,极为后人推崇。

王仲荦(1913—1986)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37年上海正风文学院毕业。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史哲》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长期从事文史教学和研究,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晚年致力于敦煌学和古代物价史的研究,写成《敦煌石室地志行记综录》。著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北周六典》。另有《㟙华山馆丛稿》、《㟙华山馆丛稿续编》。

侯外庐(1903—1987)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山西平遥人。早年就读于北京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赴法留学,1928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失掉党的组织关系。先后任哈尔滨法政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1936年翻译出版中国最早的《资本论》第一卷全译本。1938年后任《中苏文化》主编。建国后,于1951年重新入党。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并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从20世纪30年代起,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在社会史、思想史领域做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工作。和他人合著的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是迄今中国最详备的一部思想史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著作另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等,并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纲》、《宋明理学史》。

傅衣凌(1911—1988)史学家。原名家麟,福建福州人。1934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次年入日本法政大学攻读社会学。回国后,历任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专教授,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特别是农村经济史的研究,首次提出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建国后,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明清时代商人和商人资本》、《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等。

黎澍(1912—1988)史学家。湖南醴陵人。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肄业。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总编辑。后历任成都《华西晚报》主笔、上海《文萃周刊》主编、香港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华商报》编辑。建国后,历任新闻总署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室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历史组组长,《历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著有《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再思集》等。

陈旭麓(1918—1988)史学家。湖南湘乡锁石镇(今属双峰县)人。1943年春毕业于贵阳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46年冬受聘于上海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兼圣约翰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研究生处处长、中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等。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本国史》、《辛亥革命》、《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论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戊戌维新》、《近代史思辨录》、《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主编有《中国近代史丛书》、《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近代中国八十年》、《中国近代史词典》、《中华民国史词典》等。

徐中舒(1898—1991)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初名道威,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毕业。1928年任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后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34年与容庚等发起组织考古学社。1937年起,先后在四川大学、乐山武汉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执教。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南博物院院长、四川省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耒耜考》、《金文嘏辞释例》、《史学论著辑存》、《论巴蜀文化》,主编《汉语大字典》、《甲骨文字典》等。

谭其骧(1911—1992)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字季龙,笔名禾子、谭禾子,浙江嘉兴人。先后就读于暨南大学、燕京大学。曾任北平图书馆馆员、辅仁大学讲师。1934年与顾颉刚等创办《禹贡》杂志。后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浙江大学执教。1950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55年在北京参与改编、修订杨守敬《历代舆地图》。1957年起,历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并致力于黄河水系的研究。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辞海》编委兼分科主编,主持《中国历史大辞典》的编纂工作。著有《长水集》等。

吴于廑(1913—1993)史学家。原名保安,以字行,又字沼越,安徽休宁人。东吴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回国后任武汉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建国后任该校副教务长、副校长,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曾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世界历史、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与他人共同主编有《世界通史》、《世界历史资料选辑》,编著有《古代希腊和罗马》、《外国史学名著选》等。

唐长孺(1911—1994)史学家。江苏吴江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曾在上海光华大学、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任教。1944年后任武汉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建国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196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撰有《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至九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唐史兵志笺正》、《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等专著。主编有《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分册)》,又主持标点《魏书》、《周书》、《北齐书》和《北史》。1975年担任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组组长,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和《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等。

周谷城(1898—1996)史学家。湖南益阳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任教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曾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顾问、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师等职。1927年后移居上海,从事文化教育活动。1942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在历史学、美学、逻辑学、社会学等方面多有建树。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后任复旦大学教授、教务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农工民主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史学会主席团主席。著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

罗尔纲(1901—1997)史学家。广西贵县(今贵港)人。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中文系,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兼任广西通志馆编纂及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员。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太平天囯史与晚清兵制史的研究,著有《太平天囯史纲》、《太平天囯史》等。

邓广铭(1907—1998)史学家。字恭三,山东临邑人。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留校任职。后在北平图书馆、西南联大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致力于宋史研究。1943年至1946年,执教于重庆复旦大学史地系,任教授。后历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宋史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在辽宋金元史方面创获尤多。治学严谨,特别重视史料的鉴别,曾提出年代、地理、职官和目录是研究历史的四把钥匙。著作有《辛稼轩年谱》、《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王安石》、《岳飞传》、《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等

杨向奎(1910—2000)史学家。河北丰润(今唐山丰润区)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36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做研究生。后相继执教于甘肃学院、西北大学、东北大学。1946年到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历史系主任,历史语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文史哲》主编。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秦汉史研究室和清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届评议组成员。著有《西汉经学与政治》、《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中国古代史论》、《清儒学案新编》、《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墨经数理研究》、《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等。

胡绳(1918—2000)史学家、哲学家。江苏苏州人。北京大学肄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武汉、重庆、香港、上海等地从事党的文化工作。曾任重庆《读书月报》主编、《新华日报》编辑,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建国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第二届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八大、十大、十一大、十三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在历史、哲学、文化思想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和论文集《理性与自由》、《枣下论丛》,编著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1997年捐献文集的全部稿酬,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基金”。

金景芳(1902—2001)史学家。字晓邨,辽宁义县人。毕业于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45年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7年任教授。建国后曾任东北文物管理处研究员,东北图书馆研究员兼研究组组长。1954年在东北大学历史系任教。著有《易通》、《中国奴隶社会的几个问题》、《古史论集》、《论井田制度》、《中国奴隶社会史》、《学易四种》、《周易讲座》、《周易全解》、《孔子新传》、《金景芳古史论集》、《金景芳学术自传》、《尚书虞夏书新解》、《知止老人论学》、《周易系辞传》等。

周一良(1913—2001)史学家。安徽东至人。1932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39年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1944年获博士学位。历任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亚非史教研室主任。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人类科学文化史》第三卷编委会委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东学党——朝鲜的反封建反帝斗争》、《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农民运动》、《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亚洲各国古代史》等。

杨志玖(1915—2002)史学家。山东淄博人。回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41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历任南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中国唐史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专于隋唐史、元史及蒙古史。著有《隋唐五代史纲要》、《元史三论》。

李新(1918—2004)史学家。四川荣昌人。1938年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科科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书记、中共杞县工委书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整军小组秘书、中共中央华北局青委负责人。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第一、二届副会长,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主编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中华民国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

王玉哲(1913—2005)史学家。直隶深县(今河北深州)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4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43年获该校历史学硕士学位。曾任华中大学、南开大学副教授,湖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史》主编。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专于先秦史。著有《中国上古史纲》、《中华远古史》等。

吴泽(1913—2005)史学家。江苏常州人。1937年毕业于中国大学经济系。曾任复旦大学、大夏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历史学会第九届副会长,上海华侨历史学会第一届会长。专于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学史》,著有《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简编》、《中国原始社会史》等。

杨宽(1914—2005)史学家。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中文系。曾任光华大学教授、上海市博物馆馆长。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一至三届副理事长。专于中国古代史,对先秦史及文物考古尤有研究。著有《战国史》、《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古史新探》等。

本文地址:http://i.bhha.com.cn/news/609.html    康宝晨 http://i.bhha.com.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