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进入6月,2022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迎来投保高潮。上海、广州、杭州、天津、青岛、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纷纷启动惠民保参保或续保工作。其中,网红产品“沪惠保”参保人群已接近500万人。
“整体来看,今年新推出或升级的惠民保产品在增量扩面、提质增效方面表现都可圈可点。但在产品设计、筹资效率、基金支付管控、增值服务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近日,镁信健康CMO(首席营销官)万小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直言。
对于未来健康险形态,他认为,惠民保会逐步厘清和其他商业健康险之间的界限,并成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的起点。
三大亮点四个改善
万小龙向记者介绍,镁信健康作为一家普惠型商业保险综合服务商,一直积极参与推动惠民保项目,两年多时间已服务惠民保业务覆盖80余座城市、超7700万参保人群。
今年,镁信健康同样在深度参与惠民保市场。比如5月9日启动投保的青岛2022年度“琴岛e保”、6月9日正式启动投保的2022版“沪惠保”、6月10日正式上线的“内蒙古惠民保”等。
万小龙总结说,自2021年以来,市场明显逐步规范起来,在政府、医保部门指导下开展惠民保成为共识。进入2022年以来,普惠型商业保险逐步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一是保障责任精细化设计。例如浙江省各地市上线的2.0版本产品,已经设置了院内保障责任的正面清单。
二是链接公立医疗体系,提供更加有感服务。例如上海沪惠保2.0运营方,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为参保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镁信健康协助北京普惠健康保在天坛医院落地惠民保窗口,为参保人提供垫付、理赔协助、政策宣导等服务。
三是筹资更加高效化。尤其是政府参与进一步加深,对于医保个账的开放更加积极。
当然,惠民保项目仍然需从多个方向上做出改善。产品设计方面,要更精细化,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重大疾病例如罕见病保障责任设计、通过设计商保清单风险可控地将更多医保目录外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等。
筹资效率方面需进一步提升,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发挥精细化项目管理的作用,接纳更多主体参与,共同提高保险公司的筹资能力。
基金支付管控方面同样要更加精细化。联动医药产业端参与风险共担,创新支付模式;科技赋能,强化理赔风控,减少不合理医疗支出。
增值服务方面则需更加有感化。与公立医院深度合作,链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做好医患政策宣导、患者服务等,实现应赔尽赔;打通医保系统实现一站式结算,提升患者便捷度;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针对性地将健康管理、疾病治疗、疾病康复等全流程健康服务纳入到惠民保中,精细化设计健康服务,将健康服务落到实处,而非仅是营销手段。
可持续发展成新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全年在28省122地推出177款产品,覆盖1.4亿人次,保费收入140亿元。
在万小龙看来,惠民保的爆火与其定位密切相关。
惠民保以与基本医保衔接为原则,以“广覆盖、紧衔接、重惠民、可持续”为公益导向,不设置年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职业类型等参保限制,将基本医保目录内个人负担较高的费用和目录外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助力解决个人负担过重问题。
同时为新药品、新器械、新疗法的支出提供保障,增加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切实提高先进治疗的可及性,助力政府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服务,最终成为受到各方关注和好评的新型保险解决方案。“也因此惠民保一经面世便广受关注,并迅速被市场接受,短短2年不到的时间,就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份和超三分之二的地级市。”万小龙表示。
万小龙称,现阶段各城市参保率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加剧,其中多数城市的参保率集中在15%以下的水平,只有少数城市参保率超过30%,更多的保单来自于少数参保量高的城市。其中,参保量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沿海省份。政府参与的逐步加深,也对赔付率作出较高的要求,比如浙江、山东等省明确发文要求,惠民保的赔付率要达到85%-95%的水平。
“在高赔付率的要求下,惠民保能否继续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新的挑战。”万小龙认为,这个挑战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筹资可持续,能否继续获得更高的续保率,维持高参保率;二是支付可持续,能否提高资金的支付效率,减少运营成本,用有限的筹资为参保人支付更多医疗费用,例如通过商保清单实现精细控费;三是服务可持续,能否提供有感的健康服务,尤其是让非出险参保人也能从中得到获得感,减少脱落率。
商业健康险高质量起点
随着惠民保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是否会对百万医疗险、重疾险造成冲击,影响未来整个健康险发展形态,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万小龙认为,短期看,惠民保与百万医疗险的原有定位重叠,在继承百万医疗险优点的同时,惠民保能够推陈出新,以其“低价格且为重大疾病既往症患者提供保障”的核心竞争力挑战百万医疗保险的主体市场地位。
惠民保在保有“高免赔,高保额”的前提下提供较低价格,在普惠性和可及性上要优于百万医疗险。在医疗险和其他健康险功能有重叠的背景下,惠民保对医疗险的竞争同样传导至其他健康险,例如重疾险。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惠民保加强了老百姓的商保教育,百万医疗险或者重疾险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定位,将促进健康险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另外,惠民保业务天然与医保体系、健康服务体系更紧密地融合将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惠民保的业务经验将有机会改变包括百万医疗险在内的商业健康险的运营模式,将商业保险的盈利逻辑从“算”升级为“管”,通过产业融合对医疗、用药、理赔等流程施加影响,形成全产业链的互动,促进共同发展。
万小龙强调,惠民保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衔接层”或“补充层”的定位已经逐步稳固,将来会在政府指导下越来越规范的发展,同时也会逐步厘清和其他商业健康险之间的界限,逐步成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