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阅读的目的,那么这一期,我们就要具体讲如何阅读了。因为本期主要讲述“如何用”,而非“是什么”,因此本期属于“方法论”。相对上期的第一部,这篇文章的脉络和逻辑比较清晰。
基础阅读:会认、会读、会写
检视阅读:能够短时间快速检阅书籍确定书籍是否有阅读价值
分析阅读:对经过检视阅读的书籍进行详细的阅读、分析、思考
主题阅读:对于同一主体的不同书籍分析阅读
基础阅读的关键点在于“字”、“词”的理解。某个“字”、“词”的音怎么读?它们代表什么着什么意思?当我们能够分辨出“一 只 小 鹿 在 小 溪 边 喝 水 ”这句话中的名词、动词、量词是什么,它们各自又代表着什么时,我们就可以很自信的说:“我已经掌握了基础阅读”。
事实上,对于接受过9年或者12年义务教育的读者来说,基础阅读毫无难度。我们在小学1年级就开始学习发音基础,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开始进行初级阶段的读写。大约到了四年级,我们就可以进行功能性的读写。在此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些修补工作:特定词汇的学习等等,当这些修补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称自己为“成熟的阅读者(不够老练)”。
不过,即便是成熟的阅读者,也只是针对文字是母语的书籍而言。在阅读外文书籍时,我们又要从零开始,学习另一门语言的基础阅读:频繁地查单词和语法以便能够清楚例如“Что это значит”的句子代表着什么。
基础阅读非常简单,但是又非常重要。因为阅读是从字、词开始的。从“字”到“句子”到“段落”,从“外在的形式”到背后“作者的情感”,无论后面你讲述的多么天花乱坠,倘若第一步你就难以完成,那么后面根本就不会发生任何事。
我们称基础阅读很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基础阅读”的背后是“基础教育”。后者代表着公民的受教育权。无限制的受教育机会(基础教育)其实是一个社会所能够给公民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服务。同时,哪怕我们的社会完成了这些——人人都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因为要使我们的国人成为“有能力”的国人,“能识得字,会读,会写”不过是最最基础的一点。
“认、读、写”是“基础”。“基础”之上,则是“思考”。只会“认、读、写”,却不会“思考”,读得再多,充其量就是个“阅读机器”罢了。亚历山大.蒲伯称这种人为“书呆子、无知的阅读者”;对于这种集愚蠢和阅读为一身的人,希腊人就宽容多了,他们亲切的称之为:“Sophomores(半瓶醋)”
所以,关于基础阅读并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技巧。
“检视阅读”就是指“在短时间内对一本书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确定这本书是否有阅读的价值”。检视阅读的“这本书在讲什么”,其实可以用“这本书的框架是什么?它包含哪些部分?以及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而最重要的是——(判断)这本书究竟值不值得读——也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倘若我们对于一本书的评价只能在“精读”之后完成,那么我们皓首苍髯,也看不了多少书。因为这世界上有90%的书是不值得一看的。
检视阅读有两个部分。第一个叫“有系统的略读/粗读”,第二个叫“粗浅的阅读”。
前者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后者可以帮助足者更好的理解一本“决定读,但有些难度的”书。
1.看书名和序
书名和副标题会提供很多信息,读完书名和序之后,你对这本书的已经有了一个粗浅的分类概念,你要做的是思考和他同类型的书有哪些。
2.研究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基本框架的概括性理解。
3.观看索引
一方面你能够评估这本书涉及的议题的范围(这本书所涉及的知识层面),一方面你能察觉到作者特意指出的某些关键词——某些要点。
4.读出版者的介绍(选做)
有些书籍有腰封,这些腰封会简要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假如腰封的内容净是些瞎吹牛毫无重点的话,那此书不看也罢——这意味着正文毫无可取之处——导致宣传文案也是如此的干瘪。
完成上述四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就有了最基础的概念了:虽然你不知道正文具体讲什么,但你通过标题、目录、索引等内容,你能做出大致的预测。
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或许有”读的必要,那么继续进行以下步骤:
1.从目录中挑几个和主题相关的章节随便看看
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者结尾有摘要说明,便阅读它
2.东翻西看,随机挑选几页读(不要太多)
随时寻找主要讯号,主题脉动
3.关注最后几页(或者是后记)
作者会在后记中把自己的「新的」和「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虽然这些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仍然值得你去阅读。
现在我们已经对一本书进行了系统的略读,而我们仅仅花了十几分钟。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本书这本书是否有值得我们继续深挖的内容,是否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我们一会比任何一个时候清楚这本书应当归纳到哪一个种类,以便日后有需要时进行参考。“有系统的略读”就像夏天“打谷”的过程,我们需要撇去浮壳,留下内核。
进行“检视阅读第二阶段”的前提是你已经对该书进行过了“有系统的略读”,即“检视阅读第一阶段”。
有时候我们对一本书(尤其是教科书)持有很高的希望,以为它能让我们“脱胎换骨”,结果证明不过是黄粱一梦,徒劳无益的挣扎。这时候我们很容易下一个结论:这本书写的太烂了。
只要一本书写出来,就是给读者看的,而不应当让读者产生望之却步的理由。因此面对一本我们在“检视阅读第一阶段”感到困难的书,我们需要这样做:从头到尾把它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只注意你能读懂的部分,不要纠缠那些读不懂的顽固段落——一旦你陷进去,你就失败了。这样通读一遍,可能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只有50%,这也足够了——了解一半总比什么都不了解要好。正如谚语所说,“不完美的完成要比完美的夭折更值得推崇(大意如此,忘了原句是啥)”。
你会发现,“检视阅读的第一阶段”和“检视阅读的第二阶段”关系很密切。但绝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在阅读时也要将两个步骤前后分开运行,这一点对于眼高手低的初级阅读者而言尤为重要(如果你在读这篇文章,你就是初级阅读者)。
此外,我们还需要进行速度的把握: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取决于文章的难易程度和个人的理解能力。遇到晦涩难懂的章节,读者的速度可以慢下来,遇到简单易懂的章节,则可以加快自己的速度。
当我们完成了“检视阅读”,我们就要环视自己是否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相比“检视阅读”,“分析阅读”是对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更高。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那么我不推荐你对一本书进行“分析阅读”——哼哧哼哧读了大半天却一无所获还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绝对会影响你的心情。诚然,我们读书很多情况是“我们在主动阅读”,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在能力的范畴上称得上一个“主动的阅读的者”。评判是否为“主动的阅读者”,存在一个明确的行为标准。
这个行为标准以称之为“阅读的基本规则”。那便是你在读书时,心中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讲什么?(主题、行文结构、主体框架)
2.作者是怎么论述的?(作者的想法、细节、论点|作者用什么样的观点或者是框架来发展它的观点?)
3.我认同这本书的观点吗?为什么?
4.这本书与我何干?
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一本书,并且试图通过关键字词和作者构建共识,用自己的话来回答这四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称自己是一个“主动的阅读者”。
宣布一本书的所有权没有比在书上写写画画更让人感到愉悦的了。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我们在书上有计划的记录和标记时,我们不但可以保持清醒,还能保持思考,以及记住作者的思想。
关于如何记笔记我就不在赘述了。
我要说的是读书并不是一件孤独的事。读书就像在和读者交流,两者是双方的对话——作者先表明自己的观点,为了说服你,用整本书的内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是对的。当你能够读懂作者的话,无论你是否同意,你都有话说——或许你还要就某个议题提出异议,和作者争辩一番。而表达观点异同的外在行为模式,就是“笔记”、“批注”。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是你对作者付出所表示的最崇高的敬意。
“分析阅读”可以称之为“精读”,它是建立在“检视阅读”基础上的,适用于一切你认为的有读的价值的书籍。“分析阅读”也有一套操作的流程。
1.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在本书在讲什么?
善良的作者为了尽快使我们读懂他的书,会在文章开头给我们提内容指引。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读者,找出一本书的框架永远是我们的自己的责任——正如当初作者在写作时他的责任正是设置这样的的框架。只有当我们读完这本书,我们才可以松一口气,放下这个责任。
2.将书中的重要章节列出来并说明他们是如何按照顺序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简单的说就是拟大纲。我们的拟定的大纲或与作者设置的大纲不同,遇到此种情况无需惊慌,因为他的大纲是为了让自己写的舒服(写一本好书),你拟定大纲是为了让自己看的爽(读得明白)。如果他是一个完美的作者,而你是一个完美的读者,那么你们两个人的大纲应当是相同的。
可以列这样的大纲:作者将全书分为X1,X2,X3…Xn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谈论了什么…其中第X1部分又分成Y1,Y2,Y3…Yn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谈论了什么…在X1部分的Y1段落,作者又讲述了a,b,c三个重点,它们分别是…
3.陈列作者在问的问题/做这项解决的问题?
在列出问题之前,我们要防止自己陷入“意图谬误(intentional fallacy)”——“我已经看透作者的内心了”。这种错误常出现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上。
1.诠释作者的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
毫不客气的说,能让你在阅读时感到头疼的那些便是“关键词”了。此外,还有两个判断方法,一个是作者开诚布公的强调的字词——通过多次使用、画斜线、加记号——而不是其他的字词;另一个方法是某个字词被不同的作者解释——含义还不一样——这样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个词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了。
找出这些关键词后,就是要诠释这些关键词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透过词义看背后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2.从最重要的句子找出作者最重要的主旨
“句子与段落是文法的单位,语言的单位;主旨与论述是逻辑的单位,也就是思想和知识的单位。”再找出重要的主旨之前,我们要先找出关键的句子。关键句就是针对某一个论点所作出的解释/所下肯定或者是否定的依据。如果你在某处“停下来”看了好多遍,那么没准让你停下来的就是“关键句”。
找出句子主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测试自己有没有懂一个句子的主旨,就是“用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要求我们对于作者所写的某一个句子做一个解释,而我们只会当一个复读机,或者在前后顺序上做一些小小的改变,那么证明了我们并没有找到这个句子的主旨。我们了解的是“文字”而非“知识”。
我们也可以举例自己所经历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者是与主旨相关的某些经验。也就是「就作者所阐述的特殊情况,说明其中通用于一般的道理」。如果我们不能举任何和自己相关的例子,就证明我们并没有了解句子的主旨。
3.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构架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我们要找出书中说明论述的段落,是如果这个段落中并没有论述,或者说没有任何关于论述的段落,我们就要主动的去构架出来,从这一段或者是另一段中调取需要的句子,然后整理出前后的顺序,把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论述。
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其中有些是我们为什么要去接受作者这个论述的理由。如果我们先找到结论,我们就要回过头看看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们先看到了理由,我们就往后看看这些理由能够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结论上去。
我们要区分两种论述的不同之处。“归纳法”是指一个或者是多个特殊的事实证明某种共同的概念;“演艺法”是一连串的通则来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概念。
4.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尚未解决,未解决的问题中又有哪些是作者无法解决的。
当我们已经和作者达成共识,抓到他的主旨和论述后,我们就要检视我们所搜集到的材料,提出问题并解决作者遗留的问题。
塞万提斯说,没有一本书会“一无是处”。同理,没有一本好书会“无懈可击”。懂得如何评判一本书的重要性,就像懂得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样重要。评判一本书,我们首先要保持一颗受教的心态——这是一种美德。受教不是谄媚,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对于知识尊重,对于真理的仰望,是主动理解,是在困惑的时候主动向作者谦虚谨慎求教,是在已经了解后能够放平心态平等和读者对话。
如果一本书会启发读者,就表示作者高于读者,除非读者完全了解这本书,否则是不该批评的。但是等到读者能够着这么做了,也就表示读者通过自我提升已经达到了和作者同样的水平。现在,读者终于可以使用自己的“特权”来“批评”一番了。这里的“批评”不是贬义词,而是“批注”和“评论”。如果读者不这么做,就好像是对作者的不公平。毕竟作者花了一本书的时间让读者和他齐头并进。
好的作品和好的读者,都是以文法和逻辑的原则为基础的。逻辑对双方很重要,这毋庸置疑。作为作者,想要读者更好的接受自己的观点,一定会使用一些带有情感的形容词;而作为读者,我们一定要谨慎阅读,不要让这些词影响到了我们阅读的理智。
1.在完整读完(构架大纲)一本书之前,不要轻易评论
如果你不这样的做,我倒是想问问 你哪儿来的自信。
2.不要争强好胜,别做杠精
当我们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要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的驳斥或争论,更不要诉诸武力。请记住,我们“争论”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真理,而非为了赢。
3.能够区分“知识”和“观点”的不同
知识是传达和沟通的,争议可以在学习中被解决。如果真正的知识(不是个人的意见)是争议的焦点,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争议只是表面的,借由达成共识或心智的交流就可以消除, 或者就算真正存在,仍然可以借由长期的过程以事实与理性来化解。有理性的争议方法就是要有长久的耐心。简单的说,争议是可以争辩的事物。解决争议,双方要透过相关证据的公开,在借由理性达成理解,进而解决争议,化解争议,达成共识。
有意义的争论都是在寻求真理,真理是绝对的,因此争议的消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正义一直存在,你就要思考你在阅读时产生的和作者不同的争议是否有意义?
当你可以在镜头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我已经掌握了”,我们就可以进入到分析阅读的最后一个阶段——“赞成或反对”。
面对一本书,无论是持“赞成”还是“反对”的意见,都是建立在“读懂这本书”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当我们达到了既“不盲目跟随作者的意见”,也“能提出相近或针锋相对的意见”时,我们的“同意”或“反对”才是有意义的。
我们之前说过,阅读一本书就像在和读者对话,书籍便是这跨越时空的载体。和常态意义的的对话相比,通过书籍的对话又有些不同——作者不能立刻对读者的意见作出反馈——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无法统一或者反驳你——答案往往藏匿在字里行间。
假设我们不认同作者的某些观点,除了明确表示“你错了”的立场,我们还要说明为什么作者是错的,而我们的是对的。这个过程就是“辩论”的过程。
我们要理智辩论。人是感性动物,时而充满理智,时而陷入癫狂,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不要把情绪化的一面代入到阅读过程中。
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要知道自己的偏见是什么——这也是你的预先评断。否则你就不容易接受对手也有不同假设的权利。一场好的辩论是不会因为假设而争吵的。辩论时应该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 每个参与辩论的人至少都该从对方的立场来着想。如果我们不能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我们的反对意见会更像是争吵,而不是文明的意见交流
顺便一提,“同理心”是多么珍贵的品质啊!和“诚实”、“勇敢”、“信任”一样,作为现代公民的“人性”组成部分,“同理心”在中国大陆已经几近消失殆尽了。很多中国人讨论事件,从来不从“事实”和“逻辑”的角度展开,而是从“立场”,“情感”的角度胡搅蛮缠,你给他讲这个,他给你扯这个。我很悲观的做出判断: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理性的土壤已不在。
1.证明作者知识不足
即:“作者缺乏和主题相关的,或者是解决他的问题的知识。倘若有了这些知识,作者就会改变此刻的论述或者轻易解决自己的问题。”想证明这一点,我们得阐述出作者缺的是什么指示,并能够解释出这些知识如何和问题相关,最后证明有了这些知识一切都会不一样。
2.证明作者知识错误
即:“作者拥有的理念不正确,论点与事实相反。”除非这样的缺点影响到了作者的结论,否则没必要指出来。要指出来,我们不需说明事实,或者是采取比作者更有可能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3.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即:“推论荒谬。”谬论有两个形态:「缺乏连贯」——结论冒突然出来了,结论和前文的论述一毛钱关系没有;「前后不一」——说的两件事情前后矛盾。
4.证明作者分析与理由不完整
总之,如果我们不能用相关证据显示作者是知识不足、知识有误,或不合逻辑,我们就不能反对他。这时候我们惟一能说的可能只是我们“不喜欢”这个结论。我们并不是在反对,只在表达你的情绪或偏见。如果我们已经被说服了,就该承认。如果我们无法提出证据来支持前三项批评点,但仍然觉得没有被作者说服,可能在一开始时我们就不该说自己已经读懂了这本书。
“主题阅读”是“阅读同一主题的不同书籍”。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的结合体。在做主题要求时,我们要明白:就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而言,所涉及的书籍不止一本;就某一个特定问题而言,我们应当读的书籍有哪些。
不过在做主题阅读时,我们会遇到很矛盾的现象。虽然我们事先确定一个主题,并为此寻找到了一些书籍,但当阅读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对与主题的理解是不断更新的,而这种理解的更新势必带来所需书目的不断调整。当你真正决定自己要读什么之前,你可能已经读了很多本相关的著作了。
就像我们被要求做一期关于“战争”的讲座。“战争”的书籍分类可太多了:人类战争,非人类战争(动物、植物战争),甚至人与自然的斗争也可以称之为“战争”。“人类战争”又分为“宗教战争”、“军事战争”、“商业战争”…“军事战争”又可以分为“中世纪战争”、“现代战争”、“近代战争”…“近代战争”又可以细分到某些国家之间的战争。
特别指出:分析阅读不适用于“小说”、“诗歌”的书籍。因为二者在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并不一定代表着作者本身的观点。例如一本小说中写到:「陈二狗爱吃苹果」,这句话背后有三种可能:作者爱吃苹果,借助陈二狗的行为表示出来;陈二狗爱吃苹的行为,是为了丰富人物塑造和推动情节发展,与作者本身无关;作者讨厌要吃苹果,陈二狗作为一个负面人物正是表明作者本人的对苹果的厌恶。所以你就不要白费力气试图使用主题阅读来阅读“虚构类”书籍了。
使用主题阅需要做到的三点:
1.使用“检视阅读”
在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要明白所有搜集的书籍都是为“主题”,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有一个清晰概念认知。为了“主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类型的书籍中寻求问题和议题。阅读的顺序不一定完全按照书籍的目录安排,而要按需所取。因此在阅读一个系列的书时,我们要使用“检视阅读”而非“分析阅读”。
此外,这也是一个简化阅读工作量的合理办法。
2.主题阅读的五大诉求,缺一不可
2.1找到相关章节
“主题阅读”中,研究的主题是第一顺位,庞大丰富的书单是第二顺位。第一步的检视阅要集中焦点在你要进一步作主题阅读的主题上。除非我们已经快速的检视过所有的书目,否则你不会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这一步是和很多书籍作者目的相悖的:他们写书是为了让你了解他们的书籍的所有内容,而非让你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工具书除外)。
2.2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关于达成共识我们在分析阅读的第二个步骤的第一步就已经解释过了。在主题阅读中你会发现哪怕是同一个“物种”,不同的作者也会尝试用不同的称呼。这时候就是要有你来建立一个共识,带引你需要的作者们达成共识,而非你跟着他们走。
简单的说,主题阅读就像是一种“翻译”。我们不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而是要将一种共同的词汇对应到其他作者身上,无论他们是用的是不是相同的语言,无论他们是不是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创造了理想的词汇供我们的使用。
我们必须要接受一个事实,如果“我们的词汇”和“作者使用的词汇”相同时,这只是一种糟糕的巧合。因为我们一旦接受了我们的词汇相同,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使用使用作者的其他词义,这会给我们的理解带来麻烦。
2.3理清问题
为了建立起一套公正的主旨我们就要列出一些问题,并邀请作者来回答。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修找到答案。我们也要接受作者的不回答并搞清楚他的不回答是尚未作出决定还是保持沉默拒绝回答。但就算他不回答,我们也能从他的书中间接的的找到这个答案。
2.4界定议题
“议题”就是“主旨”。当两个对某个问题有相当大的了解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我们的议题才真正的具有生命力。通常,答案的不同固然来自个人对于这个议题的不同观点,但也有是因为作者对议题本身的认知不够。所以我们要尽可能保证议题是大家所共同参与的。
2.5分析讨论
我们不能期待答案就从在某一组问题的答案中——那也太美了吧。就算找到答案,也是在冲突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足以支撑这个答案。就我们可以发现的真理和找到的答案而言,与其说是立足于任何一组主旨或主张上,不如说是立足于顺序清楚的讨论的本身。
因此,为了要让我们的头脑接受这样的真相,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我们也一定要能够从我们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我们把答案,并回答“如此分类”的根据。只有当我们做到这一切时,我们才能号称针对我们问题的讨论作了分析,也才能号称真正了解了问题。
3.客观的必要性
“不偏、不倚、公正”
主题阅读要做到面面俱到,并且不设立场。虽然我们在开始阅读时已经列出了大量的问题,并且在阅读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要为了“证明某个观点的真假”而特意去阅读。因为这样的会显得特别教条,同时你会失去和读者对话的意义。同时,我们依据主题阅读所写出的文献也应当能够被后人阅读——我们要为后人就我们研究的话题提供多一种不同参考的形式。
为了避免可能会出现的“非公正”,我们在进行主题阅读时,要不断地回过头参阅诸多作者的原文、重新阅读新的章节。当别人阅读我们的研究结果时,必须按照原作者的原文来引用我们的观点或者论述。
上文针对“主题阅读”的理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一阅读方法,而具体的应用方法,则要看下文的方法论:
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实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和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建起来的书目,确定哪些与我们主题息息相关,并且由这些书目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主题阅读:
1.浏览在第一阶段被选出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你的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与不同书的作者构建起共识——不论作者是否使用了你这套措辞,但其词错背后的含义应当是一致的。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和主题相关,不一定和所有的书籍相关,但是从书中一定会找到答案。
4.界定主要的和次要的议题(答案)。将作者们针对个问题的不同意见陈列在各个议题旁。有时候我们好像不能从作者的话语中直接寻找到到他的意见(他可能没有对某个议题提出意见),那就要求我们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然后再构建这种议题。
5.分析所有的讨论。把所有的问题和议题按照顺序排列,以求凸显主题。有共同性的主题要放在每有共同性的主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清楚的界定出。
作者的意图可能在前言的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了——他承诺通过这本书指导我们(读者)做什么——看完这本书你就能打十个。这便是作者的「意图声明」。
主旨就是一种作者针对某件事的“声明(答案)”——关于为什么出拳速度更快就越能造成大伤害——也是他对某件事的“判断”。这样的主旨,是「知识的声明」。
为了确定作者有没有遵守「意图声明」,我们一定要找出他的主旨(关于各个问题的答案)才行。
作为读者,我们不只想要知道作者的“知识声明”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作者认为我们应当接受这样的答案。这就要看作者的主旨有没有“理论”的支持了。若无理论的支持,“主旨不成立”,一切只是作者在抒发个人想法,自嗨罢了。
知识声明 是 主旨、观点、答案